[指尖上的廉潔課堂]“五代清郎”袁聿修
袁聿修(511—582),字叔德,陳郡陽夏(今太康)人。他9歲被征召為州主簿,18歲升任本州中正,歷經北魏、東魏、北齊、北周、隋五個朝代,官至吏部尚書,“在官廉謹,當時少匹”,史稱“五代清郎”、“國之清卿”。
袁聿修任尚書十年,卻沒有接受過別人一升酒的饋贈,素有“清郎”之稱。北齊武成帝大寧初(561年),袁聿修以太常少卿身份巡察各地,并受命考核官員的得失。經過兗州時,時任兗州刺史的老朋友邢邵,派人送給他一些白?。袁聿修在退還白?之時修書一封,上面寫道:“今日經過貴處,與平日出行不同,瓜田李下,必須避嫌,古人對此十分慎重。人言可畏,應像提防水患一樣,希望您體會此心,不要見怪?!毙仙坌廊活I會,回信說:“那日的贈送,過于輕率,未加考慮,承蒙你來信教導,我并無不快。老弟你過去是清郎,現(xiàn)在卻成清卿了?!彼鍩鄞髽I(yè)初(582年),袁聿修死于任所,時年72歲。
溫馨提示:史臣李百藥在《北齊書》中對其評價稱:“袁尚書清明在躬,以器能見任?!贝笠饩褪窃残耷逭疂?,以身作則,以才識高超被委以重任。身逢亂世之中的袁聿修,雖是典型的官二代(其父為魏中書令),卻以自身的廉潔本色和卓識的才能,贏得了吏民對他的愛戴,歷史對他的褒獎。
以人為鑒,可以明得失。古代清官廉吏不少,但是如袁聿修般為官50余載始終兩袖清風,而且連升酒薄禮也不收的卻是不多。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。學習“五代清郎”,加強自我修養(yǎng),自覺涵養(yǎng)干凈之氣、規(guī)矩之氣、擔當之氣、自律之氣。
用戶登錄
還沒有賬號?
立即注冊